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青海共和盆地PM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乜虹, 保广裕, 戴升, 张晓云, 王凯
干旱气象    2023, 41 (2): 301-308.   DOI: 10.11755/j.issn.1006-7639(2023)-02-0301
摘要395)   HTML1)    PDF(pc) (8998KB)(1387)    收藏

青藏高原作为生态脆弱区,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是生态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其时间变化和影响因子的对该地区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15—2020年海南州共和县气象局地面气象资料及海南州生态环境局监测点PM10质量浓度资料,分析共和盆地PM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共和盆地年、春季、冬季PM10平均质量浓度下降趋势显著,夏季与秋季下降趋势不显著,平均月际分布呈双峰型。春季受偏东南风和偏西北风主导风向上的污染物水平输送的共同影响,PM10质量浓度居高不下,冬季受西风影响,PM10质量浓度次之,夏秋季盆地盛行东南风,污染物水平输送减弱,PM10质量浓度较低;月平均PM10质量浓度与月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尤其春季更明显。冷空气活动是共和盆地PM10重污染过程的主要原因。共和盆地重污染过程气团路径主要有西南路径和西方路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青藏高原清洁地区近地面层臭氧的特征分析
乜虹, 牛生杰, 王治邦, 汤洁, 赵玉成
J4    2004, 22 (1): 1-7.  
摘要1452)      PDF(pc) (328KB)(2672)    收藏

利用瓦里关1994年8月~2001年12月地面臭氧资料,分析了地面O3年季变化,以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洁净地区地面O3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呈缓慢的上升趋势,春季浓度明显高于冬季,最高值出现在每年夏初,而最低值在12月左右。与低纬的Izana站相比,瓦里关地区地面O3浓度变化趋势与之比较相近,而且,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天气条件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地面O3浓度变化不尽相同,晴天和多云天,春、夏、秋季的地面O3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春秋季,晴天O3值高于多云天和降雨天,而冬季和夏季则不明显,说明晴空天气虽然有利于O3浓度的增加,但并不是重要因子之一。各季节降雨、雪天O3浓度的变化情况来看,地面O3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变化不大,而夏季与其它季节明显不同,变化幅很大,日较差在四个季节中为最大,这与雨、雪的冲刷关系很大,并且可能存在雨、雪以及降雨强度的差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