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象 2006, 24(1) 79-89 DOI: ISSN: 1006-7639 CN: 62-1175/P | ||
本期目录 |
下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打印本页]
[关闭]
![]() ![]() |
||
译文 | ||
美国20 世纪干旱指数评述 | ||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20 | ||
摘要: 由于没有对干旱现象的充分定义,干旱监测和分析长期受到影响。在过去2 个世纪,干旱指数由基于降水短缺的简单方法逐渐发展到针对具体问题的更复杂的模式。19 世纪后期和20 世纪初干旱指数研究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某一时段的正常降水百分率,降水小于某一阈值的连续天数,以降水和温度为变量的公式,和以持续降水短缺作为因子的各种模式。1965 年Palmer 以Thornthwaite蒸散量作为需水量,提出了基于水平衡的干旱指数,它是干旱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至今仍在广泛应用。1960 年代以来干旱指数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地表供水指数,它结合了积雪、水库蓄水、流量和高海拔降水,因而弥补了Palmer 指数的不足;用于火灾监控的Keetch - Byram 干旱指数;标准降水指数(SPI)和采用全球卫星植被观测的植被条件指数。这些模式随着新资料的出现而不断发展。20 世纪末研发出干旱监测工具(DM),它结合Palmer 指数和其它几个(后Palmer)指数得出全美国干旱条件的统一评估。本文对干旱指数作了历史性回顾,有助于对Palmer 指数复杂性和干旱测量本质的理解。 |
||
关键词: | ||
收稿日期 2006-01-05 修回日期 2006-02-14 网络版发布日期 2006-03-30 | ||
DOI: | ||
基金项目: 科技部公益类项目“中国干旱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方法研究”(2004DIB5J192)资助 |
||
通讯作者: | ||
作者简介: 周跃武(1961 - ),男,甘肃张掖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人影及灾害性天气的野外观测与研究 | ||
Copyright © 2008 by 干旱气象 |